彥 火
疫情在全球擴散,迄今還不知道伊於胡底,在這場疫情上,每個人都不可能置身度外。
病魔無孔不入,不斷奪走我們身邊的親友,除了家之外,原是外間的美麗世界倏地變得陌生可怖。
「家」,從來是溫馨的,但是,在現代都市,卻是逼狹的,恍如積木一樣,被嵌在一格格的石屎森林中。
已高躍世界樓價、物價榜首的香港,不少人住在一爿爿小房,除了可放一張雙架床或三格床、一張小桌子、一架小電視機外,就是四面冰冷的板牆,更有甚者,還有身居籠屋者,每格床都用鐵絲網團團罩住,要睡覺時才鑽入籠裏。 正如新加坡作家尤今說:這一時期人們的生活,「活像鼠年過的鼠生活」。住小房的家如何可以呆足24小時而不外出?﹗
少年時讀到一段阿佐林(Azorin)關於《一個農夫》的簡陋的家的描寫,竟然心往神馳-
這人住在鄉間,小小的家離城很遠。他的房子是十分小,十分簡陋。他有四面土牆,一張床,幾把椅子,一張桌子和一二個烹調用的案子。房子後面有一個小院子。這在過慣了安適生活的讀者們看來也許覺得不很舒服,但這位可憐的人卻覺得這既不好又不壞,他只是漠不關心地活,也不想有別的東西。
這個貧困農夫的家還有一個小院子,委實令都市人艷羨了。
不少現代都市人才是真正的「可憐人」!
童年時的我也是住香港的房,除雙架床外,只放一個矮身小衣櫃和一張可摺的小方桌-吃飯打開,在小方桌放飯菜,已難以轉身了。
我與家母只好坐在床沿傍小方桌吃飯,吃完飯後趕快摺疊起小方桌,才有迴轉的餘地。平常要嘛架一張床板在上格床做功課,要嘛跑去隔籬街的公立圖書館做功課。
這些日子,我一直擔心疫情下香港佔總人口五分之一處於貧窮線的市民及他們的孩子足不出戶,如何在湫隘難以立足的小空間度過日日夜夜!
甚至有人擔憂在疫情期間,這些住房的市民是否會患上另一種病-精神壓抑症。
假如-錢鍾書先生說,「假如」是世上最美好的字眼。假如我們不吃野味,不破壞生態,不暴殄天物,這場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就不會發生!
我要說的,都是人類自己鼻下橫惹的禍,與天與地與上帝無尤!
June 24, 2020 at 12:27AM
https://ift.tt/3hTwhpz
【琴台客聚】疫情下的「鼠生活」 - 香港文匯報
https://ift.tt/37H1BTQ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琴台客聚】疫情下的「鼠生活」 - 香港文匯報"
Post a Comment